从百年商埠焕新到文旅地标崛起,从城乡融合实践到省级典型范,“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三年间,开平市赤坎镇步履铿锵:赤坎华侨古镇开门迎客引爆旅游热潮,开平不夜城“文化夜宴”闪耀央视荧屏,35个乡村绘就“世遗风韵”新画卷……
在“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这座华侨古镇交出了一份“文旅赋能、城乡共融”的高质量答卷。
侨乡明珠焕新颜
全域旅游创标杆
赤坎华侨古镇的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是赤坎镇撬动全域旅游的支点。赤坎度假区品牌公关冯晓雅:我记忆中的赤坎有着浓浓的岁月痕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镇内绵延3公里的600多座骑楼都是华侨先辈远渡重洋拼搏奋斗的痕迹。过去的赤坎有着朴素的市井气息,但更多的是寂静的、落寞的,如今它已经焕然一新。
中华东路修缮前
中华东路修缮后
“圩地横街十五间”修缮前
“圩地横街十五间”修缮后
2023年1月,“十年磨一剑”的赤坎华侨古镇启动试运营。期间,古镇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历史建筑进行系统性修缮,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逐步打造文保展示、非遗文创、酒店民宿、特色餐饮、文艺表演等复合型业态,感受古今辉映、中西交融的独特风貌和美丽优雅、生机勃勃的崭新活力。
如今的赤坎华侨古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或许很难想象,眼前这座有着“令人震撼的中西建筑艺术长廊”美誉的古镇曾因年久失修、长期空置一度颓败没落。
开平市世遗风韵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梁健安:2024年,古镇累计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并成功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2025年前5个月,游客量和旅游收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文旅“强磁场”效应持续释放: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晚会在此取景,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成功举办,《全员加速中》等热门综艺扎堆录制;与此同时,以古镇为核心的文旅生态圈正加速形成:开平不夜城“五一”文化夜宴吸引11.6万游客,赤坎镇邻里中心、侨小馆酒店相继投运,带动塘口、百合等周边镇新增农文旅项目超30个。
在此基础上,赤坎镇以“保老城再现古镇辉煌,建新区融合产业发展”为总体思路,高标准规划建设赤坎新区,持续开展圩镇风貌塑造,推动新区与古镇业态融合互补,加速形成以古镇为核心的文旅生态圈,致力打造集文化、商业、旅游、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新型社区。
绿美生态映古村
产业融合富乡邻
2023年,赤坎镇重点推进古镇周边35条自然村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环赤坎华侨古镇旅游圈。红溪村鹰村自然村,就是其中变化最大的一条村。
赤坎镇红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关金源:红溪鹰村积极盘活利用村内优势资源,依托村内碉楼、民居、竹林、农田等乡村文旅资源,成功引入鹰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采取“镇政府+村集体+村民”多方共建共创共享的合作模式,打造三大产品组团(民宿、餐饮、休闲配套)和一系列建筑研学和品牌节事活动。目前,已成功收储居庐8间并完成村面、地块等公共资源的租赁。
2023年以来,赤坎镇在鹰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约1025万元,完成了红溪村委会鹰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鹰村入村道路硬底化及加装路灯项目、赤坎古镇周边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一期)等项目,为鹰村后续的乡村产业引入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鹰村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人卓少冰:我在开平工作了很多年,留意这个项目很久了。目前我们的项目处于逐步开发阶段,营地部分是在今年春节开业,餐厅还在建设中,之后还会逐步完善民宿等配套项目。我们希望能够将鹰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成示范带动项目,吸引更多创业者加入古镇周边资源开发的队伍中来。
鹰村并非风景独好。今日之赤坎,花海绿地随处可见。随着御鹿花园(教伦小学旧址改造项目)等优质农文旅项目的落地,赤坎华侨古镇文旅引擎的强劲辐射效应进一步显现,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赤坎模式”正加速成型,镇域经济活力将持续迸发。2024年,全镇村组收入同比增长10%,真正实现了乡村环境美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圩镇焕新塑典范
民生提质见真章
2024年,中开高速赤坎互通、开平市县道桥牛线(X557)改线一期工程(赤坎大道)先后建成通车,这是赤坎镇打造内外兼修“美丽圩镇”的又一里程碑。赤坎镇高标准推进规划建设,全面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系统解决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厕建设等民生问题,并因此获得省级3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
大到道路、公园、农贸市场,小到房屋外立面、停车场,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都是赤坎镇推进美丽圩镇高品质建设的发力点。随着“百千万工程”的不断深入,赤坎镇围绕补短板、美环境、惠民生,不断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一处处美丽圩镇的新风貌正在悄然呈现。
央地合作更为赤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抢抓央地合作重要机遇,赤坎镇已落实乡村驿站、德业路改造提升二期项目、德业路污水支管建设工程、司徒氏图书馆至中股村忠心里沿线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等首批4个共建项目,总投资1730万元。
一场由点及面、全域跃升的蝶变,重塑着赤坎的肌理与气质。过去三年,赤坎镇成功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获评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集体、省乡村治理示范镇。
三年攻坚,赤坎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演绎了城乡协调发展的精彩局面。立足新起点,赤坎镇将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加快形成一批可观可感可及的标志性成果,努力交出大考之年的优异答卷。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雷鑫
来源:开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