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发布《关于表彰广东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的决定》,其中,以开平为背景创作的作品——《金墟》入选为优秀作品奖。
图书《金墟》由著名作家熊育群创作,以开平赤坎华侨古镇为背景,通过百年沧桑与现代现实双线叙事结构,生动讲述了侨乡儿女的家国情怀与命运抉择。详实的历史细节和细腻的笔触,双线并行的结构,融汇了过去和现在、海内与海外,再现了赤坎华侨古镇百年兴衰起落,是一部深刻而真切地展现华侨及归侨爱国、爱乡、爱家精神的恢弘力作。《金墟》列入了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以及“扬帆计划·中国文学海外译介”名单,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2023年1-2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并签约成为广东重头打造的经典话剧项目,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深圳出版社出版,获广泛社会反响。
开平市,这座闻名遐迩的“华侨之乡”,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在文艺精品创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岭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累累硕果:文艺精品荣誉满载
开平市深入挖掘侨乡文化瑰宝,组织创作了一系列优秀文艺精品,收获了诸多荣誉。在文艺作品奖项方面,新编开平民歌《相约碉楼》荣获广东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音乐一等奖;歌曲《闯金山》获得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近三年,开平市有150多件文艺作品在国家、省和江门市级获奖。其中,《碉楼・寒燕归巢》在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获得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三等奖,微粤曲《银信情长》在全球微粤曲大赛第五届作品创作赛中摘得金曲奖。
在文学创作领域,成果同样斐然。《赤坎故事》散文集汇聚了全国著名散文作家围绕赤坎华侨古镇创作的佳作,其中多篇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并获奖。开平本土作家梁小恩参与创作的纪实文学《万里赴戎机:五邑华侨抗战实录》获得广东省第十届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张碧云的长篇小说《远方有炊烟》入选广东省作家协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作品丛书”系列。
多点开花:文艺创作繁荣兴盛
开平市文艺创作涵盖了多个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话剧创作实现突破,开平首部原创话剧《碉楼・寒燕归巢》以赤坎镇司徒家族为原型,融入开平碉楼元素,讲述了归国华侨的革命故事,首演后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入选“戏剧中国”2022年度优秀剧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度全省基层舞台艺术精品扶持计划”,其剧本还获得广东省第五届戏剧文学奖三等奖。
报告文学创作紧贴时代脉搏,围绕江门中微子实验室这一国家级建设项目,报告文学《JUNO:地层深处的捕光者》(暂定名)以及同名广播剧正在同步推进,目前报告文学已完成前期创作,拟将在2025年8月首发。
品牌文艺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世界的开平——沙飞摄影周”成功举办了五届,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同时,开平市依托侨乡曲艺资源,实施多项工程,使曲艺事业蓬勃发展,近三年来开平曲艺在地市级以上获奖或展演入选的作品多达29件,每年到镇基层曲艺演出多达500场次以上。
书画人才培养工程成效显著,自2014年起,通过一系列活动大力培养书画艺术人才,开平美术书法专业高考录取学生数量稳居江门市前列,书画艺术人才辈出。
开平市在文艺精品创作之路上坚定前行,以侨乡文化为根,以创新为翼,不断书写文艺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雷鑫
来源:开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