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美侨乡,硒‘旺’开平”为主题的广东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开平市城市南广场启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单位及市民群众参与,成为近年来省内规模最大、形式最丰富的地学科普盛会。
今年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东省聚焦这一主题,结合硒产业这一未来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主题活动举办地点放在富硒土地资源丰富的侨乡开平,以“硒”为媒,将地质科学、生态保护与侨乡文化深度融合,正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
广东省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局长刘金森:“广东省地质学会是我省建会较早、会员较多、办会经验较丰富的学术性社团。在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承担政府职能、人才教育培养和服务会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地学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要大力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省地质学会与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牵头成立了省科协天然富硒联合体,旨在推动我省富硒土地资源转化为富硒产业工作,并在打造天然富硒产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综合产值从0到百亿的飞跃,将“富硒产业振兴乡村”的大旗插在了岭南大地。为进一步助力地方依托富硒土地资源优势,做好富硒“土特产文章”,省地调院、省地质局佛山地调中心等35家单位通过科技创新,全国首创研发了《天然硒品认定与标识》团体标准。
活动发布了由省地质学会和省科协天然富硒联合体共同编制审定的全国首部《天然硒品认定与标识管理办法》,并启动首批天然硒品认定申报工作,这是是广东省地质部门继填补国内天然硒品标准空白之后的又一创新成果,标志着广东富硒产业规范化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广东省科协天然富硒联合体副秘书长张高强:“广东省地质部门历经二十余年的地球化学调查,在全省范围探明8.8万平方千米的富硒土地。此前,省科协组织专家对马冈镇土壤及马冈鹅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其含硒量显著,符合天然硒品认定标准。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富硒资源可发挥关键作用。经过对开平赤水、大沙等地样本抽测,发这些地区产出的稻米、茶叶等农产品均为富硒产品,这对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效益意义重大。充分挖掘富硒土地资源价值,首要举措在于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富硒美食,借此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地质大健康相关产品。”
活动现场,来自全省的30多家科普单位纷纷亮出他们的科普“伙伴”,摆设了勘查监测设备、岩矿标本、珠宝玉石知识科学普及、珠宝玉石鉴定、科普图片等摊位,力求为开平的市民群众带来更生动丰富的科普体验,让生态文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广东省地质局江门地质调查中心大疆行业解决方案工程师刘金诺:“本次活动我们带来了大疆机场3以及经纬M350等先进设备,大疆机场3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城市管理,还是市民治安管理,均可借助其高效完成。同时,采用网格化布局模式,能够实现对城市的全面覆盖,从而为市民提供科学合理的治安规划服务。”
广东省水文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所长于波:“本次活动旨在向广大青少年普及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引导他们了解如何守护地球家园,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让我们携手共进,打造从山顶到海洋的全方位生态保护修复宏大格局。”
活动中,主办方还将象征着责任与使命的“保护地球小主人”旗帜授予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激励广大青少年积极主动参与地球保护行动,成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学生司徒皓妍:“今日活动现场汇聚了众多科普单位,都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它有力地呼吁着我们思考如何保护地球。其中,节约用水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人皆可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到的。”
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学生陈绍华:“现场设置了很多科普摊位,为我们揭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鲜少接触的知识。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受启发,决心日后成为一名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并且我会积极倡导周围的人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雷鑫
来源:开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