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江水,共筑新未来。每年的阳春三月,都是江门与港澳的一众“亲戚朋友”聊“家常”、叙情谊、话发展的日子。3月16日至19日,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岸明率团先后访问澳门、香港,开展投资交流活动、考察科研教育机构,持续深化江门与香港、澳门互惠互利深度合作,续写江港澳更多“春天的故事”。
在港澳期间,访问团队一行马不停蹄拜会特区政府、推介发展情况、探讨合作机遇,带去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诚意,带回促进资源共享、深化务实合作的成果。这不仅是一次共话乡情、共谋发展的交流之行,也是一次锚定方向、凝聚共识的收获之旅。
创新园区共建新模式
携手港澳谋发展
随着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超级工程相继建成通车,江门的区位优势和多重比较优势历史性提升突破,作为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部署建设的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大广海湾经济区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
前不久召开的江门“两会”上,江门将“大广海湾经济区”摆在了突出位置,提出锚定“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加速推进软硬联通,加快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做好新时代“侨”文章,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增长极。
本次港澳之行,“大广海湾经济区”再次成为重点提及的“高频词”。在澳门江门同乡会第六届理监事就职典礼暨2025年江澳新春交流会上,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提出“落实《规划纲要》部署,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模式,建设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为澳门发展提供广阔腹地”;在2025年江港新春交流会暨香港江门总商会首届成立典礼上,他又提到“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新模式,希望香港乡亲、企业家关心关注大广海湾经济区开发建设,携手建设国家级重大开放合作平台”。
不难看出,江门正立足湾区所向、港澳所需、江门所能,坚定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纵深推进新阶段大湾区建设,携手港澳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模式”正是江门坚定抱团发展、强强联合,做好区域协同大文章的创新举措。
立足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天然优势,一方面,江门将抢抓“澳门+横琴”发展新机遇,加强与澳门、横琴在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中成药、原料药等优势产业合作,加快建设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另一方面,江门将加快推进香港·江门绿色产业园规划建设,重点发展临港装备、循环经济、新能源等产业,打造粤港新型工业化协同先导区、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江门市投资促进局和香港江门总商会签署江港合作协议
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互惠合作促共赢
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大力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其中强调要大力发展体育经济、银发经济,并明确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经济新高地”。
香港、澳门现代服务业体系完备、实力雄厚、优势突出,而江门制造业基础扎实、应用场景丰富、市场需求多元。这恰恰赋予了江门大力承接港澳溢出资源、利用区域协同效应发展特色体育产业与银发经济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江门与澳门携手打造“一程多站 世遗双城”湾区精品旅游线路,侨乡文化、陈皮文化、美食文化吸引了大批澳门及国际游客,同时江门市中心医院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在与澳门各界人士交流中,陈岸明表示,江门将强化两地世遗文旅资源联动发展,打造“一程多站”旅游线路,深化体育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合作。2025年江澳新春交流会现场,双方还进行了澳盈工业园、澳门格兰披治赛车文旅综合城、麦口(澳门)咖啡产业等项目签约,涵盖产业、科技、文旅、民生等领域,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5年江澳新春交流会现场进行江澳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长期以来,江门与香港一直保持广泛、密切的交流合作。在江港新春交流会上,陈岸明提出,要推动两地在科技、教育、信息、商务、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银发经济、文旅经济、演艺经济、体育经济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合作,携手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活动还专门举办了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共促两地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江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峰会,双方共同探讨香港江门现代服务业及新质生产力合作,合力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展望未来,随着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速升级,江门与港澳合作的空间愈加广阔、优势愈加显著、成果愈加丰硕、活力愈加迸发,大湾区视野下的侨都江门将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