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苗“游”出开平月山乡村振兴“新动能”
江门
江门 > 乡村振兴 > 正文

小鱼苗“游”出开平月山乡村振兴“新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开平市月山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培育壮大鱼苗孵化特色优势产业,让“小小鱼苗”激起致富“浪花”,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月山镇铁溪村的“省级水产原种场”——广东联一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鱼苗繁育基地,一排排方形育苗池有序排列,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将鱼苗捞起入袋、注氧打包、称重,一袋袋鱼苗整齐排列,准备运往各养殖场。

销售经理梁坚婵:基地目前的养殖水面达到850亩,主要生产大刺鳅、黄颡鱼、罗非鱼、鲫鱼、广东鲂、四大家鱼等淡水鱼苗。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属热带鱼类,具有生成快、产量高、食性杂、疾病少、繁殖力强等特点,因其肉质鲜美、细嫩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增大。联一水产公司瞄准鱼苗市场发展前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罗非鱼繁育技术,加快开平罗非鱼种苗“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构建,产业竞争优势愈加明显,一尾尾鱼苗带旺了乡村产业。

为提高鱼苗冬季存活率,保障2025年开春罗非鱼苗供应,基地加强鱼苗越冬防寒管理,采取搭盖薄膜大棚,设置专岗专人负责水温控制、水质调节等管理工作,以提高鱼苗成活率,同时设置鱼苗质检品控岗位,确保鱼苗质量。2024年鱼苗繁育基地的罗非鱼苗产量达2亿尾,鱼苗除供应江门地区,同时销往茂名、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区,其中江门地区占比近五成。

梁坚婵:罗非鱼苗行情好,罗非鱼是热带鱼,不耐低温,所以在越冬期间都搭建了冬棚,调节水温、调肥水,合理饲喂和加强鱼病防治等,以提高鱼苗成活率。

产业旺带动乡村兴。鱼苗繁育基地的运营,辐射带动周边3000多户养殖户开展水产养殖生产,为月山镇居民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实现群众增收。

梁坚婵:到鱼苗繁育旺季会招聘附近的居民来上班,主要从事帮助鱼苗孵化,能带动约200-300人季节性就业。近年来,月山镇因地制宜发挥本镇渔业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把水产养殖作为重点产业、样板产业来打造,引导企业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做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带动渔业增效、群众增收,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扎实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雷鑫

来源:开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