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开平市赤坎镇持续提升赤坎华侨古镇保护和活化利用水平,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农文旅产业加快发展。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349.6万人次,同比增长38.5%;实现营收1.67亿元,同比增长136%。
坚持保护优先
加强文化文物保护和传承
高标准编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保护规划(2021-2035 年)》,对古镇保护范围、文物古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坚持“修旧如旧 ”,克服旧骑楼建筑活化利用难问题,以“ 绣花 ”功夫对历史街区的骑楼外立面进行保护修缮,对内部进行功能性加固改造,最大限度保存古镇空间格局和街巷肌理。邀请专业技术团队编制古镇消防专项设计方案 ,有效推进历史骑楼建筑保护,目前已经完成具备活化利用条件的14栋文保单位的保护修缮,并逐步开放展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克服古树名木保护成本高难题,凡是改建、扩建或新建工程影响古树名木或后备古树名木生长的,实现原址保护,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截至目前,组织认定古树名木1棵(树龄100年以上)、后备古树名木58棵(树龄50-100年)。
凸显侨乡特色
打造国内首个华侨文化主题大型度假区
弘扬华侨文化。建设美堂酒店、致公堂纪念馆等具有鲜明华侨特色的酒店、场馆。积极承办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中国( 江门 )侨乡华人嘉年华,赓续华侨文脉。推出三集纪录片《赤坎华侨古镇》,全面展示古镇建设过程中华侨深切爱国爱乡情怀。引入新经济、新业态等方式对赤坎华侨古镇进行活化利用,吸引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晚会、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到华侨古镇拍摄。推动“泮村灯会”等非遗进景区,吸引央视等媒体直播。打造“赤坎火秀”“归途”等一系列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表演节目。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推出春节“赤坎过大年”等系列活动,广泛发动古镇原有特色美食店、小吃店回归,引入本地有互动体验+商品售卖的知名“ 非遗 ”手作人、传承人,还原古镇生活风貌。
发挥龙头作用
辐射带动全市农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紧抓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重大机遇,进一步发挥赤坎华侨古镇引擎作用,依托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更好辐射带动周边乡村、赤坎全镇以及周边镇乃至全开平农文旅产业加快发展。新增“梦回开平·侨海华韵”夜经济项目、红溪鹰村田园综合体、“江门供销优品”丝苗米种植等10个优质农文旅项目,带动新增就业超2000人。推动赤坎华侨古镇联合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 5A 级景区申报世界级旅游景区,辐射带动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带动塘口镇、百合镇等周边镇新增运营优质农文旅项目超30个、在建农文旅项目52个。引入先锋书店、粮语·艺术公社、里苑·稻香碉楼民宿、乡遇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带动一大批乡村民宿、乡村文创、乡村书店、乡村剧场、田园咖啡、休闲农场涌现。
梦回开平・侨海华韵项目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雷鑫
来源:开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