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平表示,深中通道让江门新会离大湾区核心城市圈层越来越近,必须拥抱“大桥时代”,抢抓“深”机遇。 近期,新会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大湾区办)主动牵头,重点谋划制定《新会区迎接深中通道通车的系列活动方案》,掀起新一轮与深圳对接热潮,为加速推动江门新会全面融入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奠定基础、积蓄力量。
下一阶段,新会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大湾区办)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围绕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借势用好深圳产业优势,在持续推进双向开放中增加经济纵深,有效激活江门新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聚力新材料和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积极对接深圳产业资源
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江门新会将始终着眼“深圳所需,新会所能”,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与资源禀赋,找准与深圳产业合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加快推动交通建设、低空经济、优质生活圈等领域的项目落地落实,促进一体化发展。同时,积极落实江门“八镇联动发展”有关任务,提升镇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做好做强产业文章,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银湖湾滨海新区对港澳以及华侨华人资源、资本的吸引力,谋划建设一类口岸港澳客运码头,携手湾区沿岸城市策划“一程多站”游艇自由行产品,力争将新区打造成适合港澳人士、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居住、旅游的生态品质型滨海新城。加快启动深江经济合作区建设,紧盯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三大产业,围绕“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制造”等合作模式,把江门新会打造成为深圳产业辐射带、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同时,鼓励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推动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等产业发展,探索智能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赛道,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向深圳看齐。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推动“办事+审批”“服务+环境”实现跃升,着力打造与深圳同效的项目服务保障体系。
加快内外循环交通建设,提升交通服务品质。加快完善“四纵四横”高快速骨架路网,完善各大产业园区组团环线公路网,强化与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深江空港快线投入使用运营,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异地值机、机场专线服务。积极对接“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为更好迎接“大桥经济”打下坚实交通基础。
保障粮食能源安全,让高质量发展“更坚韧”。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粮油市场、民生商品保供稳市,加强物资管理、储备、调拨能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新增公共充电桩、重点场所5G网络覆盖项目,持续推进广东省天然气管网珠中江干线项目,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雷鑫
来源:新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