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再出发:向“新” 向未来
江门
江门 > 产经 > 正文

开平再出发:向“新” 向未来

日前,开平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站在地区生产总值2023年突破500亿元大关的新起点,开平这场“新春第一会”无疑有着特殊意义。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连续第二年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平“新春第一会”同样聚焦于此,并明确提出要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江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围绕“改革攻坚年”工作要求,争取再用6—8年时间实现GDP突破千亿元,为广东和江门高质量发展贡献开平力量。

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能耽误。新目标、新定位、新动力、新合力——向“新”突围,开平迈向高质量发展、争创“百千万工程”示范的态势已然鲜明;百舸争流,侨乡龙年龙腾虎跃的奋进之路,才刚刚开启。

如何实现“千亿”目标?

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影响后势。

新春“第一会”,开平的新目标很明确:拿出“开年就开跑”的使命感,增强“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努力把“起势”转化为“定势”“胜势”,才能拼出新气象、拼出“开年红”。

更具体地说,就是要围绕“改革攻坚年”工作要求,以改革抓攻坚,以攻坚促改革,争当试点、争创示范,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争取再用6—8年时间实现GDP总量突破千亿元。

对一个县域经济体而言,实现这个目标难度不小。在上述大会上,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鼓励全市干部:“去年是开平设市30周年,我们提出要在这一年争取GDP总量突破500亿元。从当时来看,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需要全市上下努力‘跳一跳’、还得尽量跳高一点,才能够得着。尽管如此,最终我们还是顺利完成了这个任务。”

近三年,开平GDP增量保持高位。

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是,去年开平GDP增量达到44.29亿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实际上,从近五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开平2019年、2020年的GDP增量仅仅达到3.45亿元、7.83亿元,但从2021年开始飙升至43.68亿元,2022年的增量短暂回落,但也达到20.17亿元。

换言之,开平GDP增量已连续三年处于高位,为侨乡迈入“500亿俱乐部”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放眼未来,这也是开平迈向GDP“千亿俱乐部”的底气。

从一般经济发展规律分析,一个区域经济体的体量达到新的层级后,其GDP的增量往往也将随之提升,呈现非线性递增的成长曲线,像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GDP从两万亿元增长到三万亿元的时间比以往明显缩短。

而从开平的实际情况看,过去几年,其GDP增量已从每年数亿元跃升到数十亿元。立足500亿元的新起点,未来侨乡实现每年百亿元级别的增量也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

为此,大会旗帜鲜明地提出——新的一年,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决心,目标明确、头脑清醒、步履坚定,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要切实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总结成绩亮点,认清差距不足,以“45度角前进”的拼劲干劲,把“百千万工程”“大桥经济”等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发展阻力变成推力。

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走进2024年的春天,开平乘势而上、自我超越,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奔跑。

如何把握自身定位?

当然,有了明确的目标还不够,开平要实现城市能级的跃升,必须在大局中把好定位,才能更好地出发。

从自身定位看,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意味着开平经济总量加快提升,各项事业向上向好、全方位提升,这些成绩固然来之不易。但与此同时,大会提出,开平要清醒地看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例如:省内不少发展阶段相近的县(市、区)正从昔日的追兵变成标兵;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各镇(街)发展差异较大……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慢进也是退。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弱项,才能“对症下药”、补齐短板。如今,开平选择了正视不足,可以说彰显了一个县域经济体自我加压的历史担当,更展现了侨乡争创示范的使命感。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了崭新阶段。此前的ChatGPT与大年初七凌晨刚发布的全新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都昭示着生产力的加速变革正从云端走进现实。

新质生产力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平要向“新”出发实现高质量发展,光有紧迫感还不行,更要找准抓手,发挥优势、补足短板。

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丰富的科技资源。当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挺向价值链上游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尽管科技资源供给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但近年来开平奋起直追,其努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见——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去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3∶49.0∶38.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2%,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建筑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率接近六成;现代产业加快增长,近5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11.8%、35.4%,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含食品)、现代轻工纺织、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五大产业集群去年增加值达109.15亿元,同比增长7.0%;工业投资后劲十足,去年全市完成投资128.72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4.8%,比2022年同期加大8.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103.14亿元,同比增长25.5%,高技术产业投资14.92亿元,同比增长3.7%……

国家电投开平翠山湖燃气热电项目2号机组顺利“上新” 董有逸 摄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一日千里,侨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还是在于练好“内功”,持续补齐产业短板、沉淀科技资源,以久久为功的信念坚持长期主义,才能继往开来。

厚积薄发,行稳致远。寻找新质生产力,开平正在路上。

如何向改革要动力?

新质生产力之新,背后是头脑之新、思想之新。

纵观历史,生产力的解放,往往伴随着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敢为人先的侨乡从不缺乏干事创业的新作为,曾开创了多个全省乃至全国的“第一”——

建成国内第一座单片系杆拱桥——开平大桥;潭江半岛酒店成为全国县级市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成为江门首个国家5A级景区……

将观察的维度拉近至刚刚过去的2023年,开平也不乏先行先试的亮点:全省首个县(区)级国家储备林项目成功落地;入选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城市,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县级市;出台行政区品牌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启动建设“龙胜优品”“苍城优品”,构建“开平优品”等“1+8”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矩阵,成功举办全国第一届区域品牌博览会……

勇担使命,才能不负韶华。开平市委在将过去两年先后确定为“企业服务年”“狠抓落实年”的基础上,将今年确定为“改革攻坚年”,带领全市上下向开平改革开放开创者、先行者学习,以改革抓攻坚,以攻坚促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正如余中华在上述大会所言,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想干,会干,还要敢干,就是要勇于创新,要突破一些藩篱,“我们提出‘争当试点、争创示范’,就是要解决敢不敢干的问题。”

今年,开平市将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攻坚,全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激发社会生机活力,焕发热烈升腾的时代气象。同时,以改革的方式全力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国资国企、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进重大改革试点先行探索,推动创造引领型改革突破,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改革成果。

当然,任何波澜壮阔的改革,最终都是由人来推动。推进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想不想干的问题,也就是内生动力问题。为此,开平号召全市党员干部——

要有“想干事”的态度,激发内生动力,珍惜干事创业平台,脚踏实地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为开平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要有“会干事”的本领,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现代化企业体系建设,全力以赴拼经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有“敢干事”的魄力,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担当作为、大胆创新、攻坚克难,争当试点、争创示范。

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开平正蓄势待发,扬鞭奋蹄。

如何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如何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是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的题中之义。

在上述大会上,开平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工商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资产办、人民银行开平支行和各镇(街道)、翠山湖管委会分别作表态发言,亮决心、比干劲,现场形成了比学赶赴、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

由此看来,这次大会也是誓师会,其用意就是让开平各镇街、各部门在比较中奋进、在奋进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掀起齐心协力、苦干实干的热潮。正如余中华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各级各部门等都要参与进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大合唱”。

对内,开平各部门、各镇(街)、各单位,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行动者。对外,开平将用好省纵向横向帮扶机制,深入实施“双百行动”等等,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智慧、力量。

接下来,开平一方面将用好省纵向横向帮扶机制,落实落细重点帮扶任务、帮扶项目、帮扶清单,重点抓好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和中微子科普基地(科普馆)建设工作,加快推动新型加油站点、新能源项目落地。

另一方面,开平将深入实施“双百行动”,深化与广州航海学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更好把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扎实推进“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发动企业通过人才、资源、资金等形式支持开平乡村振兴事业。特别是要重点发挥“中国建筑之乡”优势,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帮扶建设项目库的269个项目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还特别提出,要发挥好人大、政协和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引导侨胞、乡贤回馈桑梓。

作为知名侨乡,开平的用意不言而喻。回望过去,开平波澜壮阔的30年,也是侨心侨力充分汇聚的30年。在这个阶段,开平涌现了嘉士利、牵牛生化等多家知名侨资企业。利国伟、方创杰、方伟侠、谭福添、余锦炯等一批爱国爱乡、慈善为怀的热心侨胞捐资赠物,支持建设风采实验学校、开平中心医院等众多学校、医院,涉及教育、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众多领域。

立足当下,开平与海外侨胞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举办龙舟邀请赛、烟花汇演等备受外界瞩目的盛事,进一步凝聚侨心,构建全球华侨华人精神家园。不难预见,在侨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103万海外乡亲依然大有可为,有望与75万开平人民携手共圆中国梦,形成再造一个新开平的强大合力。

人心关乎共识,更关乎未来。以侨为桥、凝聚人心,开平正昂首阔步,拥抱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雷鑫

来源:开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