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风起“大桥经济” 四千亿再出发
江门
江门 > 要闻 > 正文

江门:风起“大桥经济” 四千亿再出发

新的春天,江门迎着更劲的东风,向着下一个千亿再出发。2023年,江门地区生产总值为4022.25亿元,同比增长5.5%,正式迈上4000亿元新台阶,壮大了珠三角腰部梯队的力量。2024年,是江门向5000亿元大关奋进的高歌之时;更是“大桥经济”机遇加速到来,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的猛进之机。

在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大广海湾、大型制造业项目、“大桥经济”、涉侨服务等多项工作被寄予厚望,江门迎来了多重利好政策叠加的战略机遇期。

与此同时,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大桥即将开通,江门的区位条件迎来历史性突破提升,发展空间、产业基础、侨务资源等比较优势叠加释放,将重回珠江口,深度参与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分工循环,担当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广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天时地利人和兼具,迈过四千亿再出发,江门大有可为,更当有所作为。

郭永乐 摄

郭永乐 摄

强科技

全新姿态进入大湾区科创领域

在江门开平市金鸡镇大山深处,地下700米的地方,有一个巨型球体,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称为“世界领先”。这就是“国之重器”中微子实验室。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预计2025年建成并运行取数 周华东 摄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预计2025年建成并运行取数 周华东 摄

科技曾经是江门的短板。过去三年,江门把“科技引领”作为“六大工程”之首,勇闯无人区,大胆布局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实现了不少从“0”到“1”的源头创新,刷新了外界对江门的认知。

例如,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完成大部分关键核心设备安装,全国首个中微子主题科普基地动工建设。江门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建的江门双碳实验室,前不久获批建设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是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设立以来批复的首个碳中和领域的实验室。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孵化中心揭牌,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启用,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正式运营。

江门双碳实验室 周华东 摄

江门双碳实验室 周华东 摄

重大科研平台的引入,带动了人才的流入,也搅动了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一池春水。最新数据显示,江门城市人才总量已经突破95万。重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人才强市“新30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江门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的政策陆续出台,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科技动力。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专家像朋友一样,与我们面对面探讨产业发展前景。”广东鑫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绪昌是江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得益者。

在一次江门市“邑科汇”科技成果对接系列活动上,作为江海区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就路演科技成果达成对接意向。郭绪昌信心满满:“这次对接会对于我们进一步走好科技创新之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新年伊始,江门两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对成果转让收益的分配力度空前。该办法提出,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高达60%以上的奖励;对把科技成果转让或许可给江门注册企业,且在江门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奖励比例提高至70%以上。

可以预见,更多产学研“双向奔赴”将在江门产业链上发生。

硬产业

四轮驱动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

春节到来前,江门已经有几支招商团队抢跑出发。新会区在深圳举办2024年大湾区招商合作机构交流会,大湾区合作机构、落户新会企业和工业地产代表、在谈项目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深江合作发展新模式。恩平启动“早春行动”,党政一把手分头带队赴鄂浙苏沪招商,4天5地密集走访8家企业,只为补足当地数控机床产业链关键环节。

2023年,江门工业、建筑业、现代农业、文旅业增速均跑赢全省平均水平,具有江门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之路越走越实。2024年,江门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江门是百年工业大市,是省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城市。在全省突出制造业当家背景下,江门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工程,一边推动传统支柱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一边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去年,江门成功培育出现代化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三大超千亿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继食品、金属制品、家电、石化新材料后,成为江门第5条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链。如果将统计口径进一步扩大,江门15条重点产业链合计实现增加值1134.86亿元,占规上工业的78%。

江门是建筑之乡,过去一年,江门着力壮大建筑产业联盟,建筑业实现总产值511.5亿元,增长19.3%、排名全省第3,新增4家一级总包资质建筑企业、总量达36家。

新的一年,江门提出推动建筑企业提资质、优品质、拓市场,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为建筑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彭长歆分析认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进程中,建筑业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未来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与改善、智慧城市建设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更大能量。”

作为“大湾区粮仓”,江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从2020年的500.91亿元到2023年突破600亿元,只用了4年时间。

郭永乐 摄

郭永乐 摄

新的春天,即将播下新的种子。在江门,陈皮、大米、鳗鱼、茶叶、马冈鹅、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已经行动起来,为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供应更新鲜的产品。

“网红城市”江门在去年交出了振奋人心的文旅“答卷”,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成倍增长,规上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营收大幅增长432.1%,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增长42.9%。

尝到了流量甜头的江门,今年早早就开始部署文旅热点。全城参与、全民共创“江门3.3精彩之旅”在市民间引起热烈反响,最喜爱的咖啡店、公园、餐厅,大家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宝藏”打卡点,人人都是城市文旅“代言人”。

赤坎华侨古镇以“赤坎过龙年”为主题,通过新中式氛围装饰与中西文化交融的演艺,为游客增添年味 敖转优 摄

赤坎华侨古镇以“赤坎过龙年”为主题,通过新中式氛围装饰与中西文化交融的演艺,为游客增添年味 敖转优 摄

东风来

珠江口东岸高端资源纷纷涌入

“回望侨乡百年事,奋勇争先正当时!现在正是江门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机。”今年江门市两会上的一句话,让台下代表们掌声雷动。

今年,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将迎来两位新成员——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给江门的区位优势带来历史性突破提升。届时,不与大湾区核心城市接壤的江门,将重回珠江口,深度参与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分工循环。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大型跨海工程 毕松杰 粤交集宣 摄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大型跨海工程 毕松杰 粤交集宣 摄

当两座大桥建成通车,什么资源要素会往江门流动?市场遵循供需规律,取决于江门能给市场提供什么。

纵观珠江口东岸城市所需,西岸兄弟城市所长,江门能够错位发展的比较优势有三:发展空间、产业基础、侨务资源。大桥一通,这三张“王牌”的作用将进一步叠加释放。

今年,大湾区不少城市提出要破解产业空间瓶颈。土地,尤其是产业用地,成为城市发展珍贵的稀缺资源。

这正是江门的“富矿”,不仅有1395平方公里是连片大型产业集聚区,还是大湾区唯一一个省重点支持的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时享受省直达的多重政策优惠。

郭永乐 摄

郭永乐 摄

如果说市场主动对外寻求空间,是产业转移的强大推力,那么江门在这基础上还有两股辅助的拉力:产业基础和情感基础。江门工业门类齐全,能为企业落户提供更多供应商选择,保障产业链的韧性与安全性。同时,江门有遍布全球的530多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用好侨心侨力侨智,引入侨商侨资企业,对接合作RCEP成员国,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是江门独特的优势。

“大桥经济”下,一片新的投资洼地、价值洼地将在江门形成,吸引大湾区乃至全球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在1月召开的市委全会上,江门强调重点工作都要围绕迎接“大桥经济”来开展。在等风来的关键时刻,多项工作被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产业协作。“大桥经济”到来,给江港澳合作、深江合作打开更大想象空间。抓住顺势而为的机遇,江门正携手港澳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与香港谋划建设港邑绿色产业园,与深圳共建深江经济合作区。江门以大广海湾经济区为突破口,参与新阶段大湾区建设,将得到更多可撬动的战略“支点”。

二是互设园区。江门学习借鉴苏州、钦州、福州等先进经验做法,深化与RCEP成员国合作,探索谋划园区合作新模式,互设园区、联动发展,聚焦现代农业与食品、新能源、安全应急等领域开展国际产业合作,帮助江门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走向国际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是营商环境。这几年,江门聚力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强化涉外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去年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全国进步最明显的5个地级市之一。接下来,江门还要再努力,引入港澳、深圳的先进法治理念,建好用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春风已来,江门马蹄正疾。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雷鑫

来源:江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