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出圈” 折射开平争创“双示范”文艺新气象
江门
江门 > 侨文化 > 正文

话剧“出圈” 折射开平争创“双示范”文艺新气象

大幕拉开,开平碉楼现身舞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碉楼星罗棋布的开平村落;民歌婉转动听,引领观众沉浸于开平淳朴的民风民俗……11月23日至24日,大型红色原创话剧《碉楼·寒燕归巢》一连两天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公演,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出圈”,热度不减。

话剧“出圈” 折射开平争创“双示范”文艺新气象

盛事连连,精彩不断。话剧《碉楼·寒燕归巢》的火热,延续了今年以来侨主题艺术精品迭出的良好态势,成为“江门戏剧现象”的最新注解。

话剧“出圈” 折射开平争创“双示范”文艺新气象

江门是中国曲艺之乡,粤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曾孕育了多位粤剧名家,涌现了粤剧名伶邝新华、关德兴、红线女、黎骏声等文化名人。侨人、侨事、侨乡风物,共同构成了侨乡人文精神的“底色”。这些祖辈先贤留下的深厚“家底”,成为近年来侨乡持续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的重要资源。

今年以来,江门市委宣传部提出打造“十张城市名片”,借助粤剧、碉楼这两张文化IP,讲好江门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擦亮江门“世界遗产的代表地”“国际传播的示范地”“华侨文脉的传承地”“文明形象的展示地”“文化创意的新高地”“文旅融合的标杆地”等多张城市名片。

如何讲好“粤剧+碉楼”的文艺新故事?坐拥碉楼与村落的开平频频“出招”,一批有筋骨、有温度的文艺佳作应运而生。尤其是华侨主题的文艺创作呈现井喷之势,深受好评。

例如,今年6月,由已故开平籍粤剧名伶红线女担任艺术顾问的新编粤剧《碉楼》在广州首演,作品以碉楼为载体,通过讲述开平华侨司徒永堂的家史和司徒镇海与秋月的爱情故事,诠释了侨乡人民的血泪辛酸和爱恨情仇,集中展示了岭南文化、华侨文化、建筑文化。

6月30日晚,新编粤剧《碉楼》巡演在广州首场开演 郭永乐 摄

6月30日晚,新编粤剧《碉楼》巡演在广州首场开演 郭永乐 摄

紧接着,大型红色原创话剧《碉楼·寒燕归巢》也于今年8月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首演,效果超出预期,赢得满堂喝彩。

五邑人编五邑剧,侨乡人演侨乡事。情节波澜壮阔、引人入胜的背后,是来自侨乡的主创成员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成为粤剧民间团队复兴的一个缩影。

《碉楼》除了艺术顾问是已故开平名伶红线女外,领衔主演中,黎骏声及吴非凡的祖籍均为江门五邑,其中主演黎骏声是开平人,在剧中扮演开平华侨司徒镇海。此外,《碉楼·寒燕归巢》编剧张碧云也是土生土长的江门开平人。

话剧“出圈” 折射开平争创“双示范”文艺新气象

国庆假期,新编粤剧《碉楼》再一次在赤坎华侨古镇上演,唱响粤剧新韵。其间,开平组织了本地一批优秀的粤剧爱好者共同担纲角色,积极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让更多人认识粤曲、了解粤曲。同时,开平赤坎华侨古镇巡演结束后,《碉楼》还陆续到开平基层乡镇、学校或企业以及其他地区开展一系列巡演。

而《碉楼·寒燕归巢》如今首次回到“家门口”江门演出,现场掌声如雷,观众热泪盈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得到广泛认可,正是该剧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终评名单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江门地区唯一入选的作品,也是全省40部入选作品中三部大型话剧之一。

话剧“出圈” 折射开平争创“双示范”文艺新气象

当前,江门被赋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新使命,是世界观察广东、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而长期以来,如何挖掘丰富的侨乡文化讲好“碉楼故事”,同样是开平的重要文化命题。如今,依托粤剧、话剧等富有文化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开平正昂首阔步全力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省“百千万工程”示范,努力成为江门展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窗口”。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雷鑫

来源:开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