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会区坚持以水生态治理为核心,让水质好起来、水量丰起来、风光美起来,“借水行舟”嫁接绿色新业态,推进“生态+旅游+乡村振兴”水经济发展,全力打造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会样本。
新会区水利局供图
新会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报告中提出,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在打造“水上新会”上实干争先,明确将加快推进水生态保护,推动水经济蓬勃发展,把生态“好水”变成经济发展“活水”。发展水经济,是新会区全速冲刺千亿GDP强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会篇章的新突破。
新会区水利局供图
依托“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资源,新会区“借水行舟”嫁接绿色新业态,全力打造“生态+旅游+乡村振兴”水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作为新会水行政主管部门,新会区水利局积极健全组织网络,完善配套制度,在打造美丽河湖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水利工程价值,探索水利高质量发展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进的发展模式,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结合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目标,新会区正重点辐射串联小鸟天堂、凌云塔、梁启超故居、陈皮村等景点以及天马村、茶坑村等著名古村落,打造集陈皮文化、特色餐饮、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精品游线。这将大大提升珠西枢纽新城城市品质,推动周边土地资源持续增值和梅江村改造更新,拉动区域零售商业以及房地产业发展,带旺周边商圈消费,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黄俊鸿 摄
建设特色碧道,是新会区培育绿色新业态的关键一招。江门水道碧道岸线水生态环境良好,沿线建设了主题广场、儿童乐园、服务中心、驿站等设施,“网红打卡点”露营区吸引了露营装备租赁业务商进驻,并向露营美食、露营咖啡等领域延展。潭江会城城区碧道延续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空间功能,有机串联沿线高密度住宅区、自然村落、港口作业区以及正在谋划的新会乡村振兴风貌带,成为新会亮丽的水生态名片,沿线吸引了星光市集、露营餐厅、烤野露营俱乐部等新业态进驻,打开青年创业新思路,激活城市“夜经济”。在另一头的西江边,环大鳌岛碧道打造候鸟湿地公园、鳌岛叠翠公园、独占鳌头公园、水文化公园四大主题公园,成为休憩、游玩新地标,丰富的碧道文旅资源持续带动周边景点和村(居)产业发展,推动大鳌水产养殖和物流运输、新会中集现代装备渔业、丽宫预制菜产业园等项目进一步发展,实现让河道“活”起来、让产业“富”起来。
阮国志 摄
新会发展水经济势头已起,目前,新会区正全力推进小鸟天堂周边水系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落实绿美新会生态建设,依托小鸟天堂核心节点,以保护性建设为原则,通过水陆双游径串景成链,结合科普、活动、商业,形成完整的旅游带。以此为契机,新会区鼓励、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开展绿色水经济活动,合力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
位于圭峰山主峰下的石涧一级水库,以城镇供水为主,这里山清水秀,风光如画。近年来,新会区大力实施石涧水库公园综合保护工程,投入超2000万元,围绕石涧一级水库改造石涧公园大石头景区,对水库进行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系统,开展水库标准化管理建设,建设栈道、亲水平台、码头等,构建近自然游憩系统,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据统计,去年,该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8000人次,带动区域内民宿与餐饮业蓬勃发展,周边新会柑种植产业蒸蒸日上,逐步形成年产值超千万的石涧公园水经济圈。
刘韵尧 摄
石涧公园大石头景区的成功打造,是新会区以水为媒积极探索“水利+”的经典案例,坚定了新会走水旅融合特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接下来,新会区将积极借鉴水经济工作的先进经验做法,充分利用河湖众多、资源禀赋较好的优势,持续加强河湖水环境治理,保护和恢复河流水生态,挖掘保护新会水文化遗产,促进水文化传承和发展。此外,新会区将进一步探索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依托万里碧道、水利风景区、水利枢纽等载体,切实做好水经济试点建设,激发水经济发展活力。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曾欣欣
来源:新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