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以多种实践模式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门
江门 > 要闻 > 正文

新会:以多种实践模式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新会区大力夯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治理基础,结合镇、村的产业优势和农业特色,深入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实现全区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20年的5.49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7.24亿元,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会:以多种实践模式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聚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会区大力完善管理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分配管理、“三资”管理,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随着《新会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意见》出台,新会区建立起“村组管理、民主监督、镇级审核、共同把关”的长效监管机制,提倡村集体提留不少于30%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款用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集体经济长效发展。新会区还定期开展清产核资,每年主动公开并接受村民监督。村内资产相关的出让、租赁、承包等,严格通过新会区“三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2020年2月,新会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交易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新会区在全市率先进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管理“数字化时代”。

当前,新会区形成了以产业型、土地型、资源型、文旅型等为主导的多种发展模式,全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全区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20年的5.49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7.24亿元,年均增长超10%,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去年,全区199个行政村村组总收入均超50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有192个,1000万元以上的有30个。

接下来,新会区将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探索推动片区组团、“飞地”抱团等发展模式,依托新会陈皮、南美白对虾、黄皮果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打造一批知名农业品牌,推动种养型传统农业向种养、加工、电商物流、餐饮住宿、休闲旅游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此外,新会区还将加快“强村公司”建设步伐,从产业帮扶、农业综合社会化服务、发展农旅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支持,带动村集体经济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出台农业农村人才扶持政策,培养致富带头人,培育农村专业技能人才,为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凤凰网发自广东江门

编辑:陈可越

来源:新会发布